
<div style='font-size: 22px!important;line-height: 34px!important;text-align: justify!important;color: #000!important'>全球1/4潮玩产自东莞: 一个制造业城市的逆袭样本</div><div style='font-size: 14px!important;line-height: 22px!important;text-align: left!important;color: #777!important;margin-top: 20px;'>东莞日报  首席记者 曹丽娟/文  2025-04-08</div><div><img id='paperImg' style='max-width: 100%;height: auto' src='//img.founderfx.cn/epaper/202504/08/c3c47618c0cd482d8f60299b1c45a482/2.jpg' alt='' class='page-img'/></div><div style='font-size: 14px!important;line-height: 22px!important;text-align: center!important;color: #777!important;'><img src='//img.founderfx.cn/epaper/202504/08/c3c47618c0cd482d8f60299b1c45a482/A02/20250407A0200_s.jpg'style='display: block!important;margin: auto!important;max-width: 100%!important;'/> ■东莞城市地标潮玩Laura雕像
本报记者 陈帆 摄<img src='//img.founderfx.cn/epaper/202504/08/c3c47618c0cd482d8f60299b1c45a482/A02/18189105_sm1_1744016848248_s.jpg'style='display: block!important;margin: auto!important;max-width: 100%!important;'/> ■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潮玩产品
本报记者 程永强 摄<img src='//img.founderfx.cn/epaper/202504/08/c3c47618c0cd482d8f60299b1c45a482/A02/18189107_sm1_1744016855710_s.jpg'style='display: block!important;margin: auto!important;max-width: 100%!important;'/> ■东莞皓奇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“吉祥龙”本报资料图<img src='//img.founderfx.cn/epaper/202504/08/c3c47618c0cd482d8f60299b1c45a482/A02/18189111_sm1_1744016833507_s.jpg'style='display: block!important;margin: auto!important;max-width: 100%!important;'/> ■沃工厂文化(东莞)有限公司生产的哪吒周边产品本报记者 曹雪琴 摄</div><p> 蛇年开年以来,东莞,这座“中国潮玩之都”刮起了一股“哪吒”旋风。多家潮玩企业凭借“唯快不破”的绝技,接住了《哪吒2》这部超级国产电影的“泼天富贵”,成为地方产业与哪吒IP深度合作的典型样本。</p><p> 在全球工业版图上,东莞如同一颗璀璨明珠,以“中国潮玩之都”的崭新名片改写着全球玩具产业格局。4000多家玩具企业星罗棋布,近1500家配套企业织就完整产业链,在全国最大玩具出口基地的桂冠下,更藏着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单——全球1/4动漫衍生品、中国85%潮玩均产自这片制造业沃土。</p><p> 从“世界工厂”到“文化引擎”,东莞玩具产业用四十年完成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再到“创造”的三级跳,正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全球潮玩产业话语权。</p><p> 产业底蕴深厚</p><p> 全球玩具业的“东莞印记”</p><p> 在全球玩具产业的宏大版图中,东莞是一块分量极重的拼图。回溯到改革开放初期,凭借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、丰富且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,东莞吸引了众多外资玩具企业纷至沓来,开启了OEM代工的发展道路。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,东莞构建起了一条涵盖设计、模具、生产、包装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。</p><p> 数据最能体现东莞玩具产业的辉煌。巅峰时期,东莞的玩具产量在全球占比高达30%,在广东省内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。如今,东莞拥有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,还有近1500家配套企业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。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,更在全球动漫衍生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,全球1/4的动漫衍生品产自东莞,而中国近85%的潮玩也打上了“东莞制造”的烙印。</p><p> 众多国际知名IP的周边产品,都离不开东莞制造的支持。北京冬奥会吉祥物“冰墩墩”、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“拉伊卜”、成都大运会吉祥物“蓉宝”、杭州亚运会吉祥物“江南忆”等,背后都有东莞企业的功劳——位于东莞寮步镇的广东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,曾为27项国际重大赛事提供吉祥物生产制造服务;位于东莞市茶山镇的皓奇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“吉祥龙”还跟随航天员登上了中国空间站,向全球展示了东莞制造的实力与魅力。</p><p> 潮玩转型突破</p><p> 传统产业的“新质变革”</p><p> 随着消费升级和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,潮玩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。潮玩作为一种以青年流行文化为内核、融合艺术设计的文化产品,与传统玩具相比,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率。东莞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趋势,推动传统玩具企业向潮玩领域转型,实现了产业的华丽转身。</p><p> 《哪吒2》的火爆上映,成为了东莞潮玩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。东莞企业凭借快速响应的能力和强大的产业链协同优势,迅速抢占市场。沃工场在春节前交付首批订单后,又获得了超亿元的追加订单;狼博旺公司通过电商分成模式,预售金额近500万元。据统计,石排镇共有3家企业获得哪吒IP授权,预计总销售额将达到2.5亿元,其中一季度就有望突破1亿元。</p><p> 在潮玩转型过程中,东莞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。广东衡立泰工艺品有限公司从徽章制造起步,如今已成为全球IP衍生品的重要供应商,与万代、泡泡玛特等知名品牌合作,年销售额从2022年的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亿元,国内市场占比从20%提升至70%。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拼酷品牌,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,推出了“十里红妆”“醒狮”等系列3D金属拼图产品,累计销量超过200万套,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市场占有率高达95%。城仕(东莞)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“TOYCITY”品牌,拥有Laura、Angelboy等原创IP,在国内潮玩行业排名前五,年度访问量达1600万,SKU总曝光量超过10亿。</p><p> 科技创新是东莞潮玩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合作,将AI技术应用于生产流程优化,使模具开发周期缩短80%,量产周期缩短83%,新人培训周期缩短70%,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。</p><p> 生态体系完善</p><p> 政策助力下的“产业蝶变”</p><p> 东莞潮玩产业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完善的生态体系建设。近年来,东莞将潮玩产业纳入重点发展领域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从产业规划、资金扶持、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</p><p> 2022年,“潮玩经济”首次写入东莞政府工作报告;2023年,东莞发布《东莞加快潮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(试行)》,提出了11条具体政策;2025年,潮玩产业被纳入“8+8+4”现代产业体系。政府还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,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、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。例如,石排镇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,打造全国最大的潮玩产业园,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。</p><p>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,东莞建立了“设计-打样-生产-销售”的全链条服务体系。石排镇潮玩中心周边5平方公里范围内,聚集了大量的设计公司、模具厂、生产企业和物流公司,形成了一个高效协作的产业生态圈。政府打造的AI打版中心,让企业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缩短20天,生产效率提升20%。同时,湾区潮玩文创产业联盟的成立,整合了全球资源,为企业提供供需对接、供应链金融、IP开发评审等服务,促进了产业的协同发展。</p><p>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。东莞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,例如与高校合作开设潮玩设计专业,培养专业人才;举办潮玩设计大赛,吸引优秀设计师;建立人才培训基地,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。此外,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东莞发展,为潮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。</p><p> 如今,东莞潮玩产业已经形成了“制造+文化+科技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从传统的玩具制造向品牌化、高端化、国际化方向迈进。未来,东莞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不断完善产业生态,推动潮玩产业高质量发展,努力打造全球潮玩产业的创新高地和文化地标。</p>